2020领导参阅第9期
来源:太湖书院   日期:2020-11-19   浏览:2324

新时代苏州园林创新的价值及其路径思考

王跃程

苏州园林古典园林被誉为中国人居环境高质量建设的典范,是中国园林文化和世界非遗文化中的魁宝。

生态文明新时代,苏州园林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但同时,园林产业面临的新老问题叠加而来,其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因此,加强承传与加速创新。成为新时代园林人的必然选择和使命担当。

一、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香山帮是“中国香山帮”

1.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人居环境建筑的经典。苏州园林以优美的建筑形态,简雅的粉墙黛瓦、灵秀的山石水韵、精致的亭台楼阁为世人所赞美;香山帮“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精湛技艺为世人所赞叹;苏州园林道法自然、意境深远、天地人三者和谐,园林与宅第完美融合,其具有的可赏、可游、可居的“诗意化栖居”功能,为世人羡慕。苏州园林风格影响了中国大江南北,许多皇家园林吸取了苏州园林的元素,中国园林由此烙上了苏州园林的印记。无论是苏州园林的意境、风格、艺术水平,苏州园林堪称中国园林的典范,苏州园林因此就是中国园林。

2. 香山帮是“中国香山帮”。苏州园林是香山帮的智慧与技艺相结合的艺术成果。香山帮足迹遍布中国,南京的明故宫、北京宏伟的紫禁城、故宫和天安门、以及西藏的布达拉宫的修缮都出自香山帮之手,近代香山帮姚成祖编撰的营造法原》被誉为“南方中国建筑的唯一宝典”。香山帮不仅在本土营造了粉墙黛瓦、素朴秀美的苏州民居,而且影响了整个江南的建筑风格,带动了民居建筑技艺的“香山化”,更是影响了日本、欧洲的园林建筑风格。因此,苏州园林无疑是中国园林,香山帮无疑是中国香山帮。

二、新时代苏州园林创新的价值

本届研讨会主题是“为中国而设计,为未来而设计”,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它代表了中国,展示着未来。因此,在新时代,苏州园林的创新将既有助于更好地承传古典园林文化精髓,也有助于当代园林事业的发扬光大,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苏州园林的创新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价值:

一是苏州园林创新有助于促进苏州园林更好地保护和承传。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承传面临着诸多难题,如古典园林修缮中的技术难题、材料难题等迫切需要研究创新;因产权问题、资金不足,园林保护跟不上时代发展;管理力量不足,政府管理有余而社会参与不足;小众高端的私家园林,满足不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园林产业因缺乏规模、人才匮乏、财力不足等,严重制约了园林产业的竞争力与高质量发展,等等。因此,加强苏州园林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材料技艺创新等,必将助力苏州园林得到高质量的承传与发展。

二是苏州园林创新有助于促进苏州生态园林城市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苏州建成了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但面向十四五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苏州未来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探索“美丽新天堂”建设。因此,苏州园林建设无论在理念上、制度上、管理上,还是产业上,都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推动苏州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走向更高质量。

三是苏州园林创新有助于促进“美丽江苏建设”。“美丽江苏”建设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娄书记强调,“美丽江苏”就是要整体规划、系统推进,真正让江苏“美得要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打造成美丽中国的现实样板。苏州园林无疑应当为“美丽江苏”建设发挥标杆作用,为“美丽江苏”建设提供示范引领经验。

四是苏州园林创新有助于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高质量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高质量一体化示范区”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实验区。2019年,长三角城市生态园林协作联席会议呼吁“扎实推进长三角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倡导以区域“大花园”建设为导向,推进编制绿化的团标、行标和国标,促进高品质园林绿化示范样板建设。因此,苏州园林的创新,必将促进苏州在“长三角生态绿色高质量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标杆和引领作用。

五是苏州园林创新有助于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美丽中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苏州古典园林是“美丽中国”的样板,在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中,苏州园林创新将有助于推进苏州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同时,苏州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必须有苏州园林的复兴。苏州园林代表着中国园林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诗意化栖居”的生态宜居典范。苏州园林的创新,将有助于把苏州园林人居模式推向中国,推向世界,真正全面打响苏州园林这一中国民族特色品牌实现苏州在园林复兴的同时,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新时代苏州园林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新时代园林发展不仅要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应对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同时,还应主动适应园林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1.新时代园林行业发展的四大新态势。

一是园林行业的生态化趋势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生态宜居、绿色美丽、美好生活成为人民的新期待。园林行业不再停留在古典园林的保护和修复层面,同时走向了园林绿化、环境美化、生态修复领域。园林企业正在将资源、技术、市场向生态领域倾斜,城乡景观绿化、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公园建设成为园林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兴细分领域。园林行业生态化趋势明显。

二是园林行业的集聚化趋势加大。据统计,截至2017年园林资质取消前,一级企业中浙江、广东、江苏、北京、福建和河南的企业合计占全国总数的近60%,各地区园林市场竞争不平衡。近年来一些行业巨头不断涌出,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的实力不断被拉开,行业的集聚化程度正在不断加大。

三是园林行业的节约化趋势增强。中国4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承受着巨大的环境资源压力。生态文明时代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高效、绿色、循环、可持续为特征的“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园林”成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新要求。推进节约型园林工程逐渐成为我国园林绿化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是园林全产业链一体化趋势。近年来,园林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为客户提供从园林设计、古建工程、景观绿化、管理服务等综合园林服务。一二三产一体化融合发展能力逐渐成为园林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全产业链经营已成为园林行业发展大趋势。

因此,新时代苏州园林顺应发展大势,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创新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2.苏州园林创新发展主要路径。加快和加大苏州园林的创新,我们认为,至少应当从六大路径加以思考:

一是共同构建和推进一个“苏州园林创新发展战略”。苏州园林创新,不再是一个政府的事,也不仅仅是园林企业的事,而是一个涉及政府、企业、高校、园林工作者等全社会协同创新的重大系统工程。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以工程哲学为指导,应用工程思维研究制定“苏州园林创新 发展战略”。建议由苏州市政府部门牵头,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资深行业专家、园林龙头企业等组成园林创新战略研发团队,站在为中国而设计、为未来而设计的时代高度,瞄准美丽中国、美丽江苏和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一体化示范区战略目标,以苏州园林“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全面制定“苏州园林创新发展战略”,“苏州园林创新实施规划纲要”,以及“苏州园林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从而确保苏州园林创新的规范性、有序性和引领性,为苏州园林产业引领长三角乃至中国园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共同整合和完善一个“苏州园林发展体系”。2021年,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即将开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长三角大花园建设和美丽江苏建设深入推进,苏州园林必须走出单一的传统园林发展格局,建设一个以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相融合,私家园林与公共园林相并存,城市园林与乡村园林相和谐,家庭花园、小区景观、社区绿化、园区公园、区域大花园有机一体的多样化“苏州园林发展体系”。

三是共同打造一个高质量的中华民族园林品牌。质量是园林的生命,品牌是质量的结晶。香山帮以其“和谐之美”的造园理念和精湛的园林技艺,把苏州园林打造成了“中国园林”成为园林中的典范,成为世界园林的民族品牌。因此,苏州园林创新就是要大力弘扬苏州古典园林的高雅品位和中国香山帮工匠精神,把“苏州园林”打造成新时代“美丽江苏”、“长三角大花园”、“美丽中国”的现实样板,把“苏州园林”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园林中的优质民族品牌。

四是共同打造一个园林产业共同体发展平台。苏州园林企业大多存在人才断档、小而散、大项目竞争优势不强等不足,这就需要苏州园林业界抱团发展,协力打造共同体创新发展平台。首先,协同培养“香山帮”园林人才是根本。一方面,苏州出台“香山帮人才培养扶持政策”,集聚社会力量成立“香山帮学院”;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成立“香山帮人才培养基金”,支持企业与高职高校开展顶岗式、嵌入式人才培养。其次,协同打造“苏州园林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整合行业力量和集聚社会资源,加强全产业链合作,共同打造引领行业发展、区域发展的园林产业平台。再次,协同成立“苏州园林创新研究院”,加强合作研究,共同研发技术,攻克难题。

五是共同履行一个园林承传创新责任。苏州园林人肩负着新时代承传与创新的历史使命。一方面,传承和弘扬苏州园林的优秀传统,主动向外输出民族品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有主动选择吸收外来精华,在传统中注入新的活力,争做创新标杆。同时,园林行业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圈建设。建议由政府牵头,园林行业主导,全面构建“苏州园林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联盟”,在全国率先编制《园林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开展标准体系认证,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打造有担当、愿奉献、讲责任的“苏州园林产业责任共同体”。

六是共同构建一个园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苏州园林应大力弘扬苏州园林的精致高雅风格,践行香山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科技引领,文化为魂,生态为基,质量为核,追求卓越,打造高质量共建、共治、共享的园林发展新局面,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高品质的园林作品,为苏州园林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更大的贡献。